2025年上半年,全国铁路客运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据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,1至5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.6亿人次,同比增长7.3%,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43列,同比增长7.5%,多项客运指标创历史同期新高。这一数据不仅折射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,更成为观察经济活力与民生改善的重要窗口。
运力精准投放,破解出行难题
面对节假日等出行高峰,铁路部门依托12306大数据平台,动态分析客流规律,科学调配运力资源。今年5月1日,全国铁路单日开行列车13752列,发送旅客2311.9万人次,双双刷新历史纪录。以兰州铁路局为例,7月1日调图后新增5对高峰线动车组列车,重点覆盖河西走廊、兰西城市群等热门区域,有效缓解了暑期旅游旺季的运输压力。同时,铁路部门通过优化购票时间“碎片化”策略、增设安检通道、推广电子客票等措施,让旅客从购票到进站的全流程体验更加高效。
服务品质升级,打造“流动中国”新体验
展开剩余59%铁路服务正从“走得了”向“走得好”加速转型。12306平台功能持续迭代,新增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、空铁联运、酒店住宿等模块,覆盖用户出行全场景。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92趟动车组列车提供“静音车厢”服务,京津城际铁路8个站点实现刷第三代社保卡乘车,37个车站实现出站换乘地铁免安检。针对特殊群体,铁路部门推出“银发专列”“乡村振兴列车”等定制化服务,让科技温度触达每位旅客。
跨境与旅游列车双轮驱动,激活消费新动能
跨境客运的快速增长成为新亮点。1至5月,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1257.9万人次,同比增长16.7%;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2.4万人次,同比增长24.2%。旅游列车市场同样火热,铁路部门与景区、酒店联动推出“熊猫专列”“伊春号”等品牌线路,一季度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87列,同比增长30%。这些列车不仅串联起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,更通过“火车向着景区开”的模式,直接带动沿线旅游消费升级。
区域协同深化,织密经济循环网络
铁路网络的延伸正重塑区域发展格局。随着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,高铁网覆盖97%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,城市群间的“1小时生活圈”加速形成。以兰州至重庆高铁为例,全程9小时22分的直达服务,极大促进了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经贸往来。同时,公益性“慢火车”持续开行,覆盖偏远山区,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毛细血管”。
从运力调配到服务创新,从跨境联通到区域协同,中国铁路正以“硬实力”与“软服务”的双重提升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在这张不断延伸的钢铁动脉网络上,流动的中国正跑出更快的速度,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发布于:河北省牛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